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荟萃

陕北公学女生队,巾帼不让须眉

日期:2020-03-25  来源:  点击:16377

“圣地巍峨创学宫,峥嵘岁月育英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公学旬邑分校,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女生队。她们出身不同,但怀着同一个抗日救亡梦,奔赴延安。她们虽年轻,但眉宇间没有稚气,眼神中流露着对青春道路的无限向往和美好期望。条件艰难,征程漫漫,她们以苦为乐,用坚持和信念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旬邑县马栏革命纪念馆,有这样一张老照片,深深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这是一幅拍摄于七十多年前的照片,地点在栒邑县的看花宫村,照片上共有80余个身影,而且几乎全部都是年轻的女子。她们前两排蹲坐着,后两排站立,交错间显得十分整齐、有序。她们面对着镜头,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眼中流露出对自己青春道路的无限向往与美好期望。如果不是特别提起,或许很多人都难以想象,陕北公学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女生队。

“老学员们热情地欢迎我们,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喊出第一声崭新的称呼——同志,我们一扫眉间的稚气,俨然像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了。”马毅对到达学校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她曾是陕北公学第5队(女生队)的一名普通学员。

1937年夏天,去往延安的路上,每隔上几百米,就可以看见两三个穿着各式旗袍、学生装和运动衫的女生。从她们的衣着来看,既有穷人家的女儿,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也有大家闺秀,穿着质料良好的旗袍和学生装。她们不论出身,都是冲破国民党的层层封锁奔赴延安的;她们报名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共同地为着追求抗日救亡的革命真理。

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拦截,加之从西安前往延安的车票超出普通学生的承受能力,奔向陕公的学生大多数只能靠双腿走完这六百里征程。这些女学生们背着各式各样的物件,坚定地朝着延安的方向行进。烈日炎炎,路程漫漫,但是“延安近了,陕公近了”的信念鼓舞着她们咬牙坚持,继续迈开步子。

陕北公学总校与分校共有54个学员队。在贯彻男女平等、关注妇女解放事业思想的指导下,随着女学员的不断增加,女生学员队也陆续地建立起来。54个学员队中,第51418263137384552队是女生队,第67822队是男女合编队,共有女学员约1000人。

抵达陕北公学的女生们时常凑在一起回忆着来延安时发生的事,窑洞里不时会传出阵阵笑声。有学员半开玩笑地说:“穷人家的女儿和地主家的女儿睡在了一个炕头上;结过婚的太太和中学生手拉着手约定一起进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陕北公学的女学员“巾帼不让须眉”,认真学习,刻苦训练,与男学员们一道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陕北公学创立之初,物资奇缺,条件极其艰苦。学员们住的是土窑,吃的是小米、土豆。由于校舍缺乏,不管是刺骨的寒风中,还是骄炎的烈日下,学员们都只能在露天课堂学习革命的道理。有经济上特别困难的学员,甚至连布草鞋和卫生纸也买不起。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身子相对柔弱一些的女生们都咬牙坚持,她们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大家以苦为乐,努力适应着在陕公的学习环境,迈出了革命生活的第一步。

陕北公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有社会发展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国问题、抗日游击战和群众运动等。每晚,班级里都会举行讨论会,十余人围坐在土炕上核对着笔记,对白日里的课程展开深入的探讨。拥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女生们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谈到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国民党的假抗日、真内战,谈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激烈而友好的讨论迅速增进了她们彼此的熟悉程度,大家成为学习上共同进步的好伙伴,也更好地融入了陕北公学这个革命大家庭之中。

军事训练是陕北公学全体学员的必修课,在紧张的革命形势下,女学员同样需要学习游击战术和战地服务知识,同样需要培养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经常举行夜间演习,紧急集合的起床号一吹响,女生们就迅速在黑暗中翻身下地,完成穿衣服、捆草鞋、打背包等一系列动作。第二次集合号吹响后,她们要在军事干事的带领下走出窑洞,排好一字纵队,在安静地行进中迅速前往山下集合。起初,女生队夜间演习时的场面非常混乱,梳头发、穿衣服都要比男生们更加费时。然而,经过反复训练,大家愈加熟练于在黑暗中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几次演习下来,女生们集合的速度迅速得到提高,违反演习规定的行为越来越少,各个女生队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军事演习任务。

陕北公学的女学员们用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展现着那个时代女性独有的精神面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她们有的身着朴素干练的八路军军装,有的将衬衣束进裤腰搭配或长或短的开衫,还有的身着个性鲜明的工装裤,是当时毫无争议的时代先锋。

陕北公学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每次开大会前都会举行热烈的赛歌会。因为学校男生队的数量比女生队多,赛歌开始后,浑厚深沉的声音就会在女生队的四面八方响起。然而,女学员们经常能够凭借嘹亮清脆的音色、精准的音调和连唱多首的能力,力压男生队的气势。她们有的梳着齐刘海,妩媚明妍;有的乌发中分,端庄大方;有的偏分梳拢,英气逼人。不得不说,她们是学校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女生队中有许多人来自大城市,家庭条件较为宽裕,从小就学习过唱歌,有着坚实的歌唱基础,很多女生在陕北公学革命歌咏活动的热潮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等延安的高等学府,有时会举办跨校赛歌会,即便在这种大规模的比赛中,陕北公学女生队依然能够崭露头角、拔得头筹。据参加过比赛的学员马毅、赵志萱回忆:“陕北公学学员的歌,常常赛过抗日军政大学的歌;陕北公学女生队的歌,常常赛过男生队的歌。”“革命的歌,给我们以勇敢。革命的歌,带给我们欢乐。革命的歌,教我们坚定信念。革命的歌,使我们永远年轻。”

陕北公学的女学员们还会一门绝妙的艺术创作,那就是在木板上、衣襟下、裤角边等凡是可以点缀花样、展现爱好的小空间,都画上大大小小的光芒四射的红五星。当被问到这样做的原因时,她们总会骄傲地说:“我爱红五星,红五星是当年红军的帽徽,是共产党的代表形象,是世界五大洲插遍红旗的胜利旗帜!我们要永远跟着它,奔向共产主义!”

能文能武,多才多艺,来自五湖四海的陕北公学女学员们在陕北公学留下了生动的回忆,她们与当时全国其他的有志青年学子一起投身革命,为伟大的解放事业奉献了无悔的青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