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荟萃

毛泽东写给看花宫陕北公学分校何干之的一封信

日期:2024-01-05  来源:  点击:1590

中央档案馆收藏着1939年1月17日毛泽东给看花宫陕北公学分校理论教员何干之的一封信,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信封“关中看花宫陕北公学分校何干之同志”,落款“毛缄”,毛泽东书法笔力苍劲、雄浑大气。信封上有5枚邮戳和一张伍分的邮票,从依稀可以辨认的邮戳上看,其中两枚邮戳上写有“陕西 廿八年一月二十日 膚施”,另一枚邮戳上写着“陕西 廿八年三月四日 职田镇”。 

何干之(1906-1969),广东台山县人,是20世纪30-60年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和教育家。他长期担任教学工作,从陕北公学,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到全国解放后新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在这4所大学执教30年,作为中共历史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对中国历史学科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陕北公学诞生于抗日烽火的硝烟中,1937年8月,陕北公学开始招生。中共中央为了解决陕北公学缺少理论教员的状况,致电中共上海办事处的潘汉年、冯雪峰,指名要求调何干之、艾思奇、周扬等人到延安任教。10月中旬,何干之、艾思奇、周扬一行人经八路军驻南京、西安办事处辗转到达延安。何干之先住在中央招待所,分配到陕北公学工作后便被安排住在校长成仿吾隔壁的窑洞,中共中央决定每月给他20元津贴。何干之努力适应着黄土高原的新生活,把上海亭子间的洋装皮鞋换成陕北的黑粗布棉袄、中式棉裤的农民装束,开始了他在边区的革命教育生涯。

1938年5月,党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在关中分区旬邑县看花宫一带成立分校,李维汉任分校校长,何干之离开延安来到旬邑县看花宫(今旬邑县湫坡头镇看花宫村)。7月7日,在全面抗战一周年纪念日之际,陕公分校在看花宫举行开学典礼。分校有4个区队,分别驻坪坊、门家、看花宫、照庄4个村。

何干之根据抗战的需要,一年内开设多门新课程,先后在普通班和高级班讲授《中国问题》《统一战线》《中国革命运动史》和《三民主义研究》等课程。1938年8月,陕北公学分校设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室”,何干之任主任,他带领刘春、季凯等青年教员,开展中国问题的研究。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大量资料和研究积淀,能够联系学员实际进行授课,因此成为陕公讲课最受欢迎的教员之一。

无论在延安陕公的寒窑里,还是在关中看花宫分校的土屋中,何干之一面开展教育,编写讲义,一面从事研究,著书立说,在看花宫分校油灯的微光下,他几乎每天都熬夜读书,勤奋写作。1938年6月,他用半年时间撰写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一书,紧密联系抗日战争给中国农业、工业、金融、财政、交通等经济领域与经济结构带来的新变动,系统解析了国民政府战时各项经济政策的得失,呼吁政府改善社会民生问题,有力配合了党的抗日救国纲领的宣传。

1938年10月,何干之又开始着手写《三民主义研究》撰写工作,至1939年9月,何干之完成了这本关于孙中山思想研究的著作。这本书于1940年3月由上海新中出版社出版,以后又两次重印,在国民党统治区颇有影响。

民族文化史是何干之研究的新课题,在看花宫期间,他准备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史》,并拟出了《民族文化问题研究大纲》。1939年1月,他把写作计划函告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复信,表示支持。

干之同志:

看了你的信,很高兴的。我们同志中有研究中国史的兴趣及决心的还不多,延安有陈伯达同志在作这方面的研究,你又在想作民族史,这是很好的,盼望你切实地做去。我则有志未逮,我想搜集中国战争史的材料,亦至今没有着手。我的工具不够,今年还只能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为主,将来拟研究近代史,盼你多多指教。

你的研究民族史的三个态度,我以为是对的,尤其第二个态度。如能在你的书中证明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两条路线的谁对谁错,而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一番,对于当前抗日战争是有帮助的。只有一点,对于那些“兼弱攻昧”“好大喜功”的侵略政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过的)应采取不赞同态度,不使和积极抵抗政策混同起来。为抵抗而进攻,不在侵略范围之内,如东汉班超的事业等。

你的两本新书如出版时,盼各付我一本。敬祝努力!

一月十七日

1939年3月,何干之在看花宫欣喜地收到毛泽东的信,他一直放在随身携带的铁皮箱子里珍藏,有时拿出来与同事、朋友欣赏一番。毛泽东信中提到的两本新书指的是他写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三民主义研究》。何干之十分赞同毛泽东的这些意见,认为学术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必须与现实斗争相结合。

1939年1月,延安陕北公学总校迁入看花宫,与分校合并。何干之在毛泽东的“用笔和口继续战斗”的鼓励下,克服各种困难,更加自觉地将研究工作和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延续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表述风格,在理论研究上不拘一格,视野开阔,精粹独到,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他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阐释民族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方面也产生重要影响,奠定了中共党史研究基本框架。

1939年春夏,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1939年6月下旬,何干之随1000多名师生离开看花宫,结束了在关中分区一年的战斗岁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