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陕北公学:革命之花从延安开到旬邑看花宫

日期:2023-07-11  来源:  点击:3737

85年前,为了追求抗日救亡的真理,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穿着各式各样的旗袍、学生装、运动衫的革命青年,背着行囊,冲破国民党的层层封锁,汇聚在旬邑看花宫村,在陕北公学这座革命熔炉里,开启了人生的全新篇章。

193711月,陕北公学在延安成立,取得了很大的办学成绩。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中威望的不断提高,延安成为广大爱国青年争相奔赴的“圣地”,人口与日俱增,粮食和日用品供应紧张。加之国民党阻挠和破坏,千方百计阻拦革命青年到延安来学习,为保持学校的继续顺利办学,19384月底,中共中央毅然决定必须坚持发展陕北公学,并且要突破地理与条件的限制实现进一步大发展。经过仔细研究,位于关中地区的看花宫,因接近陇海铁路和西安,便于青年学生进入陕甘宁边区,同时土地肥沃,可以解决粮食供给问题,成为陕北公学分校理想的建校地点。

看花宫位于旬邑县境内。古代传说赋予了这个地处秦川的小村庄历史文化内涵,而直到陕北公学在此建立分校后,看花宫才真正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焕发“新生”,革命之花从此在这里盛开。

分校建立的地点确定后,中共中央对陕北公学的办学任务重新做了部署,决定由成仿吾留在延安主持总校工作,主要办好高级研究班,为发展抗日教育事业培养师资;由李维汉担任分校校长,率领邵式平、周纯全等一部分总校骨干和新毕业的部分学员创立分校。

 

 

 

 陕北公学迁校队伍

1938530日,李维汉率领前往分校的工作人员分两批出发。在送行师生和群众“开拓国防教育的新园地”“扩大陕北公学”的高呼声中,他们高唱着《陕北公学校歌》踏上了新的征途。队伍经耀县、淳耀、赤水等地向旬邑进发,每天行军百余里,一路上翻坡过沟。经过艰难跋涉,于19387月初全部抵达旬邑县看花宫。就此,陕北公学的主力转移到了分校。

陕北公学分校的建设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看花宫村的村民纷纷腾出房屋给学员当宿舍,并送来桌椅板凳等用品。经过紧张的筹备,分校以看花宫为中心,校部落脚在看花宫何姓人家的一座老宅院,土墙上挂上红牌,上书“陕北公学校部”六个字,教学点及学员住处则分散在看花宫周边的坪坊、照庄、门家等村落。193877日,值“七七事变”爆发一周年之际,陕北公学分校正式开学。

 

 陕北公学分校的负责同志们 

 

有了总校的办学经验,分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进展很快。按照总校编队,从第28队开始,编到54队。陕公分校设四个区队,分别驻坪坊、门家、看花宫、照庄,其中还有一个女生区队。学校的教学方针、教学制度、教学组织、课程设置等均沿袭总校,采用自治、行政、军事的方式管理学员,自治组织以学生会统管,行政组织以区、队编排,军事组织按班、排、连、营编制。学员分为高级队和普通队,高级队学制一年,普通队学制四个月。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内容以文化和政治为主,军事次之。

    于地理条件较延安更加便利,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纷纷奔向看花宫,分校规模迅速扩大。为了给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和本校培训干部,陕北公学分校还成立了地方干部队和军政干部队,开办专门的干部训练班。为了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加强教学指导,总校将何干之、李凡夫、李培之等教员调入分校任教,分校还成立了高级队,建立了中国问题、政治经济、哲学等研究室,精心挑选文化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优秀学员培养师资,充实教师队伍。就这样,分校成立短短半年内,先后接收和培训了学员近3000人。

 

陕北公学女子队在旬邑看花宫合影

创办初期,陕北公学的教学条件较为艰苦,为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封锁蚕食关中分区带来的困难,陕北公学分校学员晚上站岗放哨,白天上课之外开荒生产,保证生活的需要。在何家山开荒2100多亩建起陕公新村,种了土豆、谷子、糜子、麻子、蔬菜。分校合作社自制肥皂草鞋等来实现自给自足。

在看花宫期间,陕公学员们和旬邑老百姓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学员们经常帮助驻村的老百姓送粪、整地、担水,打扫环境卫生。一些学员住在群众家里,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

随着抗日战争局势的推进,为了适应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对革命干部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从陕北公学总校与分校抽调部分人员到敌后创办抗大分校。193812月,分校第一批毕业生中1000多人分到晋东南前线抗日。19391月,包括李维汉在内的大批骨干调离,如此一来,陕北公学自身的班底仅剩高级班的400余名学员,总校规模已明显过小。为了节约人力、物力且便于集中领导,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总校也迁至旬邑看花宫,与分校合并。

合并后的陕北公学由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团书记,申力生任党委书记。分校成立时期设置的中国问题研究室、社会科学研究室和游击战争研究室在合并后进行调整,改设为中国问题研究室、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和哲学研究室,分别由何干之、李凡夫、陈唯实主持研究教学工作。总分校合并后,学员学制统一为一年,陕北公学的主要任务转为建立大学部,培养行政、民众运动和文化工作的较高级的干部,可以说,此时的陕北公学已经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雏形。

1939年春,国民党顽固派进攻旬邑县职田镇八路军留守部队,距离该部队仅数里的陕北公学白天坚持上课,晚上派出流动哨,彻夜继续武装巡逻,站岗放哨,男女学生都一样执勤。在战备的环境中,锻炼了学员军事素质,既能文,又能武,被群众称之为“文八路”。

1939年春夏之交,国内局势再度变动,日军战火迫近边区,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封锁,为了减少伤亡,中共中央决定将陕甘宁边区的几所主要学校都转移到华北敌后,在敌后开展国防教育。6月中旬,陕北公学接到了中共中央关于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四校合并建立华北联合大学的通知,开始准备合并事宜。

19396月下旬,陕北公学千余人依依不舍的告别看花宫,踏上去往延安的新征程。离开旬邑的时候,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听说陕北公学师生要上前线,扶老携幼赶来送行。关中分区也进行了热烈的欢送仪式。

“这是时候了,同学们,该我们走上前线……我们的血已经沸腾,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中华民族儿女们,慷慨悲歌上战场,再会吧!在前线上!”“不怕雨、不怕风,抄后路,出奇兵,到敌人后方去,把敌人赶出境!”。陕公的队伍,整齐蜿蜒在关中黄土高原上,每队都是红旗招展,同学们背着背包,图书与干粮袋,一个个昂首挺胸,一面迈步行进,一面不住的回首,挥手向老乡告别,雄壮嘹亮的歌声响彻天际。 

7月初,陕公全体师生返回延安桥儿沟原总校校址,随后又开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此,成立两年、培养革命干部6000余人的陕北公学正式改编为华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部。

随着陕北公学办学的脚步从延安走到旬邑,革命的精神之花也从桥儿沟一路盛开到看花宫。在看花宫办学的一年时间里,数千名陕北公学学员从这里毕业离开,分赴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看花宫这个小村庄见证了陕北公学的逐渐发展壮大,见证了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陕北公学的莘莘学子,也通过看花宫的花开花落,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延续。(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李小涛  赵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