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委大事

2018年咸阳市“十大新闻”

日期:2019-02-01  来源:咸阳新闻网  点击:11919

01咸阳把十九大精神讲到百姓心坎里

1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以《咸阳:把十九大精神讲到百姓心坎里》报道了我市通过“四小四大”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打通宣传宣讲“最后一公里”,将十九大精神传递到最基层,这一创新实践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我市把思想引领、理论先行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7次,指导县市区中心组学习150多次,开展专题学习、主题研讨等各类学习交流活动140多场次。充分发挥“四小四大”(小分队、大网络,小故事、大道理,小文艺、大能量,小平台、大辐射)作用,讲政策、讲理论、讲故事,在全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等各类常态化宣讲300多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四小四大”宣讲受到中宣部的肯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创新学习形式、深化学思践悟”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02 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全面达产




7月下旬,投资280亿元的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一期60K顺利达产,12月中旬实现120K满产,达产后年实现产值100亿元。

我市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和“五星级勤务员”的服务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20171225日点亮投产,20187月项目一期顺利达产;冠捷年产400万台电视整机生产项目20174月开工建设,2018621日顺利投产,创造了一个个“咸阳速度”“咸阳神话”。稳步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台湾峻凌、南京冠石、青岛卓英社、虹宁玻璃基板、台湾三捷等16户企业建成投产,隽美柔性线路板、申达净化、西部智谷等4个项目签约落户,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共实现投资约400亿元;法士特咸阳产业基地、正泰电气西北产业园以及浩泽环保智慧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我市精心打造的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新型显示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对做强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03 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起航



7月18日,咸阳渭河汽车工业走廊发展论坛暨雷丁汽车战略发布项目签约仪式在咸阳大剧院举行。仅四个月后,1123日,投资200亿元的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第一辆商用车—G10客车顺利下线,昭示着融入咸阳元素的新能源汽车强势起航,标志着渭河汽车工业走廊建设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抢抓“300万辆汽车工程”重大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山东雷丁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汽车生产及配套企业落户咸阳。投资200亿元的咸阳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车西部产业基地项目、投资100亿元的武功军民融合新能源商用车项目、投资100亿元的30家新能源配套企业等32个项目的成功签约,拉开了咸阳渭河汽车工业走廊建设的序幕。据悉,占地3500亩的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车西部生产基地项目,是渭河汽车工业走廊的核心组成部分,规划年产新能源汽车60万辆。



04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领跑全省



8月2日,陕西省上半年营商环境监测考核排名公布,咸阳用水报装申请材料数量、不动产登记办理成本等6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把“问计于企”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有效抓手,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作为行政效能提升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发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推进惠民利企“微改革微创新”,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严格落实“两套班子运行”和“五个一”工作机制,以鳄鱼精神狠抓项目精准对接洽谈和落地建设,紧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条,发展外向型经济。截至目前,全市引进合同项目263个,合同资金2104.86亿元,完成到位资金7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016万美元。市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一个科室办理实现全覆盖。长武县、秦都区等6个县市区行政审批局已挂牌运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96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648项,有力推动了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营商环境的再优化、行政效能的大提升。



05 成功举办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8月16日晚,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咸阳奥体中心开幕。这是我省历届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综合性体育盛会。

2014年赢得承办权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举全市之力、集万民之智,精心筹办省十六运。20185月,历时两年、总投资约8.9亿元的咸阳奥体中心提前三个月建成投用。1128日,总投资约17亿元建设的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荣获中国建筑设计奖金奖。与此同时,我市先后开展了咸阳渭河半程马拉松赛、咸阳渭河国际风筝节……近300多场次群众性体育比赛,数十万干部群众参与其中,“激情省运逐梦咸阳”的声浪响彻三秦、吉祥物“阳阳”的奔跑姿态红遍全国。58日,省十六运倒计时100天启动;72日,省十六运圣火在马栏革命旧址成功采集。816日晚,省十六运开幕式现场,四万观众留下掌声、带走垃圾,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全国文明城市风范。省十六运举办期间,万名志愿者、8000多名警力以及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省十六运成功举办助力加油,咸阳干群向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06 大数据精准扶贫案例获“2018数字中国示范案例”

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在当天下午举行的2018数字中国示范案例颁奖活动中,我市申报的大数据精准扶贫案例被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联合授予“2018数字中国示范案例”称号。

为有效解决扶贫数据部门“条块分割”,打破“数据烟囱”,有力提升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度,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信息数据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基础性工作来抓。我市结合实际研发,采取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等方式,逐步推广应用。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全市扶贫基础信息的汇集,将相关部门业务数据与扶贫基础数据进行比对,构建本地问题库,建立市直接指挥到镇的跟踪解决问题机制,确保了实际情况与“国网系统”记录、纸质档案等一致。1014日上午,全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上线仪式在我市举行。2018年,我市扶贫数据质量在全省历次考核中均排名第二,脱贫攻坚“六四四”工作法被国务院扶贫办推广,“六项服务机制”被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在全省推广,35个咸泰扶贫协作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0.73亿元,478个贫困村成功退出、7.39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长武县等4个贫困县预计实现摘帽。

07 礼泉等四县市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

12月12日,在2018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上,我市礼泉县、兴平市、泾阳县、彬州市荣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彬州市拜家河豳州驿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这是我市继礼泉袁家村、兴平马嵬驿、泾阳龙泉公社之后第四次获此殊荣。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历史遗存,挖掘民俗文化底蕴,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田园综合体和旅游大景区,打造“有景观看头、文化说头、休闲玩头”的乡村旅游体验地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彰显咸阳农业特色,展示乡村旅游魅力,让独具咸阳特色的民俗、产业、历史等文化内涵挑大梁、唱主角、展异彩。据初步统计,2018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3%;旅游综合收入110.7亿元,同比增长26%;农民直接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33.8%,“乡村旅游看咸阳”已成为我市对外交流展示的响亮品牌。

08 成功入选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8月27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布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名单,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名单。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出台《咸阳市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把煤炭削减和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当作“铁腕治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上下联动、精准施策,下势改善大气质量,大幅降低PM2.5浓度,重拳治理北部旱腰带,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自加压力,抢抓机遇,主动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并成功入选。据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可连续三年每年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3亿元。同时,积极实施城区道路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和一街一景改造提升工程,投资约6.9亿元实施秦皇路大修、文林路与秦皇路交叉口优化等疏堵保畅和道路对接工程,完成市区主要道路、节点新增立体绿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市区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有效提升了咸阳城市品牌影响力和居民幸福指数。

09 道德题材电影《信·守》斩获三项国际大奖、

12月3日,由我市选送的道德题材影片《信·守》,摘得第13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新锐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儿童演员”三项荣誉。该片还先后在第4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成功亮相。1227日,《信·守》在全国院线上映。

2018年,我市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咸阳)国际微电影展,电视连续剧《年年岁岁柿柿红》《黄土高天》登陆央视黄金时段,电视连续剧《隐战》圆满杀青,电影《功夫小镇》顺利拍摄,及时推出《父亲》《不眠夜》等一批院线电影、微电影和《中国力量》《礼仪东方》《梦想飞扬》《咸阳动起来》等歌曲;精彩举办历时8个月、以“促进文化交流弘扬文明风尚”为主题的咸阳市2018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加强与甘肃、青海、新疆等612市丝路沿线城市的文化交流交融,对内凝聚了咸阳人民的精气神、对外展示了大秦故都的好形象,为推动改革发展汇聚起了强大的文化力量。

10 彬县撤县设市

6月26日,彬县撤县设市大会和揭牌仪式在彬州剧院举行。彬州市是国家重启撤县设市工作后全国第二批、陕西省第二个获批城市,也是我市继兴平市之后第二个县级市。成功撤县设市,标志着彬州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丝路佛都,山水彬风。彬州地处甘肃平凉、陕西宝鸡、铜川、咸阳四个城市的几何中心,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煤炭资源储量非常丰富,连续八年入选“陕西十强县”。2018年,彬州市抢抓撤县设市重大机遇,紧盯追赶超越目标,围绕建设“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文明创建、营商环境和风险防范“五场攻坚战”,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作,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预计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8.61亿元,增长9.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85亿元,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2.5亿元,增长8.6%;上半年追赶超越工作排名全省第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