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荟萃

旬邑起义的战鼓

日期:2025-02-21  来源:学习强国咸阳平台  点击:321

旬邑起义纪念馆里珍藏着一面大鼓,该鼓结构特殊,里面有一串铜铃。鼓一擂,铜铃作响,能将鼓声传播得很远。同款式的另一面大鼓,珍藏于延安革命纪念馆。这两面鼓都是旬邑起义的珍贵见证。

1928年春季,旬邑灾荒严重,饥民遍地,外出逃荒之人随处可见。可地主豪绅仍逼着佃户们还租还债,国民党地方政府不仅不体恤民情,反而派出军警进村入户搜刮勒索、拉夫拉丁。饥民们的日子雪上加霜,不满情绪日益高涨,革命力量在民间犹如春潮般涌动。

1928年5月初,许才升赴中共陕西省委联系工作,将省委关于组织武装暴动的指示带回旬邑,向当时的旬邑区委书记吕佑乾作了汇报。之后,旬邑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决定在清水塬各村动员武装起义,确定以“鸡毛传帖”和击鼓为信号,以“抗粮交农”为口号举行起义。5月6日中午,许才升敲响了战鼓,聚集400多名群众,手持农具、梭镖和大刀,攻入旬邑县城,活捉县长李克宣及恶差数人,开仓放粮,救济穷人。5月12日,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许才升任主席,程永盛任军事总指挥。临时苏维埃政府下设秘书室及军事、土地分配、经济、交通、宣传、外交、革命裁判7个委员会共8个机构。改编起义军为红军渭北游击支队,下设3个连。

在旬邑县临时苏维埃政府领导下,革命烈火迅速燃遍全县,并波及周围的彬县(今彬州市)、淳化、永寿及甘肃的宁县、灵台等地。国民党反动当局非常恐惧,一方面调集军警、民团围攻旬邑县城,一方面收买起义队伍中的投机分子。5月30日,敌人攻入旬邑城内,起义失败。次日,起义领导者吕佑乾、许才升、吕凤岐、程永盛、王浪波、程国柱、王廷碧等英勇牺牲。

1981年,旬邑县郝村大队将一面大鼓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另一面大鼓于1988年5月,旬邑起义纪念馆建立后,珍藏于纪念馆内。(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