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泾阳县安吴镇高村,刘文岐老人的记忆如同一幅珍贵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了一段鲜为人知却又扣人心弦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刘文岐在附近村里小学读书,学校里有一位老师,名叫张健。张健来自泾阳县桥底镇川流村,这位老师可不简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曾担任泾阳县副县长一职,足见其非凡的能力与贡献。
当时在教书期间,张健有一个特别的教学方式。他会给学生们发一种被称作“字坨”的东西,让孩子们带回家去抄写练习。这“字坨”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识字卡片。小小的“字坨”,承载着张老师对学生们识字启蒙的殷切期望,也成了那段校园时光里独特的记忆符号。
在学校的院子里,有一棵槐树格外引人注意。这棵槐树的根部长出了地面,并且在根部有一个凹槽伤口,时常会流出汁液。这原本或许只是一棵普通槐树,因生长而产生的自然现象,却在张老师的“妙手”之下,演绎出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张老师对外宣称,这棵槐树可不一般,那从根部流出的汁液乃是神赐之药。说来也怪,也可能因槐树汁本身就是一味可明目的中药,当人们用小树枝蘸上一点汁液,再涂抹在眼皮上时,确实会感觉到一股清凉,多多少少缓解了因长期使用油灯带来的不适。于是,这个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周边传开。很快,来学校求神药的人络绎不绝。时不时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走进校园,只为能得到那传说中的神药。
后来人们才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一切都是张老师故意为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张老师还有着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身份——中共党员。当时的局势严峻,地下党开展活动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风险,每一次的联络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必须慎之又慎。
而这棵看似普通却被赋予了“神药”传说的槐树,就成为张老师掩护地下党活动的巧妙手段。人多了、人杂了,在这来来往往求神药的人群之中,地下党成员便可以更加隐蔽地进行联络、传递情报等重要活动。那些怀揣着不同目的前来的人们,无意间为地下党的秘密行动提供了一层绝佳的掩护。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里,张健就如同一位智慧的棋手,巧妙地利用了这棵“神树”以及人们对神药的好奇与期盼,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为我党的活动开辟出了一方相对安全的天地。那棵槐树,不仅仅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更是革命历史长河中一座无言的丰碑,见证着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所付出的智慧与勇气。
如今,岁月流转,当年的那棵槐树已无迹可寻,但它所承载的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却永远地留在了泾阳这片土地上,留在了像刘文岐老人这样的见证者心中,也将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人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任小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