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借日月星光 读大块文章

日期:2024-02-18  来源:  点击:4408

1939年5月旬邑事件发生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师范学校迁出旬邑,关中分区因此出现了学生升学难、教师培养难的两难局面。为适应陕甘宁边区文教事业发展要求,解决师资匮乏问题,1939年9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决定在关中分区成立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地方文教干部”。10月,刘端棻、王伯勋、安已未等人受边区教育厅委派来到关中分区筹建二师,经实地勘测后,最终决定将二师建在鲁迅师范学校旧址上。1940年3月15日,二师正式开学,由时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的习仲勋亲自兼任校长,刘端棻任副校长,关中分区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新型中等师范学校。

建校之初,二师的办公用品只有原鲁迅师范学校留下的300余册旧图书、一架风琴、40条凳子、三块黑板,后经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拨付700元筹建款后,才新置了15张桌子、100条凳子及一些灶具,初步搭建起了学校的框架。由于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师生们没有粉笔,就用木炭、白黏土做;没有笔墨纸张,就用桦树皮订本子,“特别班”采用沙盘练字、答试卷;没有课本,就凭着理解和记忆及笔记来学习;没有教室,就在大树底下上课;没有宿舍,就住牛舍;没有桌椅,大腿当课桌;没有钟表,燃香计时;没有油点灯,就把音乐课放在晚上;没有鞋穿,就编草鞋;粮食紧张,就吃黄米面杠子馍和锅巴。当时学校流行这么几句顺口溜:“宇宙是学校,大地是课堂,借日月星光,读大块文章”。

在国民党军包围封锁的环境里,二师多次搬迁,但一直坚持办学。为了解决现实困难,二师每迁一地,学生们都要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园,解决衣、食、住、教问题。夏天,学生们穿的拖鞋是自己用斧子把木头片成鞋样,在石头上磨光,两边钉上带子做成的。冬天窑里寒气逼人,学生们衣着单薄,睡的就是用杂木杆子、草绳自制的“弹簧床”。每学期学生们还要停课两个月上山砍柴,每个班有砍柴组和运柴组,每天每人要运四个来回,路程约30公里,每天运多少柴还要过秤。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没有一个学生叫苦。

二师时刻将为党育才放在首位,一方面通过学习鲁迅师范、陕北公学的办学经验来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积极聘请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及南京、上海等地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在战事紧张时学校将教学单位按队编制,依据学生文化程度的差异编设师范队、预备队、妇女队、特别班;在环境较为稳定时则统一改为班级编制,有师范二、三、四班和预备班,后期又增加了师范六、七、八班。在教学时间上,学校不因迁校、杂勤劳动过多而影响学生学习,强调要保证教学时间,注重从教学与管理等各个环节上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特别注重对全校师生开展时事政治教育,经常邀请习仲勋等分区党政领导来校作专题报告,还通过《解放日报》《群众日报》《关中报》搜集整理时事材料,向学员作时事报告。

为给革命培养大量急需人才,虽然学校规定的学制为两年,但真正学满两年拿到毕业证的是极少数,大部分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不等毕业就抽调参军或奔赴各种工作岗位。

二师首任校长习仲勋十分重视学校师生联系群众的问题,他要求:“学校要依靠群众,依靠地方党支部和乡政权,要和驻地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学校安全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决学校在生产劳动中工具缺乏的问题,习仲勋提出学校与群众变工互助,即学校派学生给群众锄一天地,群众帮学校犁一天地。这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学校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仅密切了学校与当地群众的联系,而且教育、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人民和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情感。

二师在战火中成长,其办学历程是坎坷、曲折、艰苦而光荣的。在国民党不断制造军事磨擦、实行全面封锁的紧张形势下,二师始终坚持“敌来我走,敌走我办,边走边办”的方针,办学十年,六次搬迁,七次建校,历经千难万险,足迹踏遍了陕甘晋三省11县。1943年1月二师改称关中师范学校,1948年8月与邠县中学(现彬州中学)合并改称联合中学。1949年5月,联合中学从马栏出发到达三原县东里堡,6月中旬迁驻三原县城池阳中学,后经陕甘宁边区政府批准,与三原中学合并,定名为陕甘宁边区三原中学。在那样一个炮火纷飞的年代里,二师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人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仲勋后来为二师题词,称其:“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到更名为关中师范、联合中学,始终是一所既培养师资又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为革命培养了既经得起战争又经得起和平建设考验的人才”。正如二师的校歌:“当日寇的炮火响在黄河边,当将士们战斗在前线,要艰苦地学习,艰苦地锻炼!才有健康的乳汁去哺育孩子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明天。” (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