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革命纪念馆中有一个沙盘模型,形象地展示着马栏作为关中分区首府所在地的情形。工字房和大礼堂作为当年马栏较有名的两座建筑,是关中分区欣欣向荣的见证。工字房旧址现被用来展览军民大生产运动的成果,千人大礼堂虽不复存在,但据曾在关中师范上学的任应斌撰文回忆:这座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尽管屋顶上部没有封闭,门窗没有油漆,完全是一栋土木结构的建筑,但意义却相当重要。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在关中分区大搞反共摩擦,随着反摩擦斗争的持续深入,中共关中分委、中共陕西省委党政军机关先后于1941年底迁驻旬邑马栏,国民党统治区临潼、渭南、富平、耀县等地的不少群众也迁往马栏定居。
关中分委机关初到马栏时,条件十分简陋,无论是开大会听报告,还是组织军民联欢演戏等活动,都只能不遮暑寒地在露天旷野举行。每次开会时,习仲勋等领导同志就站在马栏河西岸山脚下的土台子上讲话,与会人员则自带小木凳子或坐在石块和土地上参会,遇到下雨天会议就只能延期。
1943年,关中分委与陕西省委合并办公改称关中地委,决定在机关驻地山坡下的一块平地上,修建一座能容纳千人的大礼堂。为加强对修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尽快开工修建,地委专门成立了修建指挥部,抽调省委研究室的杨力生和军分区政治部的张建民任正副指挥,全权负责大礼堂的修建工作。大礼堂计划采用砖木石结构,借鉴看花宫的建筑风格,建成后可容纳千余人,所需工匠通过地下党统战关系从国民党统治区聘请。
大礼堂的建设得到了驻地干部、战士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地委领导的带头下,大家积极上山采运木料,椽檩砍伐、运输任务主要由关中师范师生承担。学校按照师生员工的班次、年龄大小、身体强弱,分编砍伐组、运输组和后勤组,各负其责。一些身强力壮的同学和警备司令部教导队的同志负责抬运大梁和柱子,女同学在河滩抬沙子、拣石子负责铺设大礼堂外边的人行道路。开采树木的地方在马栏周围的深山,距离马栏最近的地方往返也有十几公里。师生们每天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完成修建大礼堂的砍椽和运送工作,但他们从不喊苦喊累,反倒常常不顾山高坡陡,你追我赶地在冰天雪地里砍伐运送木材,并肩战斗。许多教师和同学因为完成任务出色,学校在最后总结表彰时给他们颁发了毛巾、肥皂或笔记本、钢笔等奖品。
经过近一年的劳动,大礼堂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1944年春节,驻马栏的机关单位在这里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联合演出,方圆百里的群众都来观看节目。不久,边区政府又派电影队在这里放映电影,好多同志都是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从扩音器中听到讲话,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新奇知识。此后,千人大礼堂逐渐成为马栏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大举围剿边区,千人大礼堂的主体被战火烧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礼堂残留部分因为风吹雨淋,濒临倒塌,后全部拆除。
(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