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克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奉献给了陕西的革命和建设。
早在土地革命建设时期,他就投身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抗日战争时期,他主要做党的地下工作,为西兰路沿线的乾县、永寿、彬县、麟游等县特别是永寿县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及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13年5月,严克伦出生在永寿县监军镇封侯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27年在永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简称二高小学)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二高青年社”。他团结、组织青年社的学生,利用星期天和集市日上街积极宣传和动员妇女放足、男子剪辫子,宣传反封建、反军阀、反贪官污吏、反土豪劣绅,促进全县革命形势的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陕西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他,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积极参加西安学生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寒假,他担任永寿县旅省回乡工作团的领导,组织团员向民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激发爱国热情。1932年8月,严克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由张文彬、王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先后任西安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西安中心市委组织部长兼管共青团的工作,依托西安反帝大同盟积极组织爱国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革命力量。1934年10月被国民党西安当局逮捕,关押于西安肃反会看守所,在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他是共产党员的情况下,被释放出狱。
1935年,严克伦从西安高中毕业后,受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指派回到家乡永寿县,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简称二高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先后在永寿县第一高小、第二高小发展了任瑞华、巩志华、吴世昌、李俊儒、严邦桢、孙有德、王秀儒等多名共产党员。1936年4月,严克伦在任中共陕西临时省委秘书的同时还负责联系永寿、乾县、麟游、长武等县党的组织工作。同年8月,严克伦赴永寿县甘井村与董玉书、吕进德、吕振基召开秘密会议,讨论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等有关问题,并先后接收他们为共产党员。
1936年初,中共陕西临时省委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在乾县、麟游组建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同年10月7日,严克伦联系乾县铁佛寺共产党员张庚良、刘庚,研究部署策反国民党铁佛寺保安分队武装起义、攻打永寿县城、收缴地方武装、破坏敌人西兰路交通等行动。当天晚上,张庚良带领国民党乾县铁佛寺保安分队攻入永寿县城,击毙了国民党永寿县县长祁芸石,缴获长短枪80多支。8日撤离永寿县城,在乾县梁山乡坊里村正式宣布起义,改编为陕甘边抗日联军。这支武装力量在牵制进攻陕北根据地的敌军、保卫西北根据地、保卫党中央、扩大共产党影响、宣传抗日救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西安事变期间,徐海东将军奉中共中央命令率红十五军团开往商洛,途经永寿县城时,永寿各界人士整队前往永寿县城城北大马路迎接。部队在县城休整时,严克伦与徐海东将军取得联系,并请徐海东到县二高小学为全体师生作“关于抗日救亡”的报告。通过这次报告会,使全体师生对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罪行及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有了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一些学生积极加入中共永寿县地下组织。
同年12月下旬,中共陕西省委恢复重建,严克伦受党的派遣,在杨虎城部警二旅六团担任政治协理员,负责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兵运工作。他利用有利时机,二次赴甘井村成立中共永寿西塬支部。参加成立会议的有董玉书、吕进德、吕望亭、吕振基四名永寿籍共产党员,会议确定董玉书任党支部书记。西塬支部是中共在永寿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1937年3月,严克伦受省委指示组建了中共永寿特别支部,归省委直接领导。特支下属4个党支部(包括西塬支部),6月后下属5个党支部。为便于开展工作,特支于7月成立了两个交通站。第一交通站设在永寿县监军镇十八店巷口,对外称和平忍祥自行车修理部,负责人姬宗周;第二交通站设在监军镇东市场内炭场子,对外称兴学煤场,负责人蓝俊德。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实行全民族抗战,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在严克伦的领导下,中共永寿特别支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方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为日军进攻卢沟桥事件告西北各界同胞书》和《关于日本进攻平津与党的任务及工作的指示》,加紧进行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从1937年冬到1938年春,特支指示各支部负责人在职工、干部、学生中组织宣传队,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把拥护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进步人士、开明绅士等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此时,全国各大城市的青年学生纷纷组织宣传团到各地演说。共产党员董德福等10名永寿籍学生以旅省同学会的名义回到永寿宣传抗日。在严克伦和中共永寿特支的领导下,他们以抗敌后援会名义在县城大街小巷和常宁、御驾宫等地召开抗敌宣传大会,进行演讲;教唱《枪口对外》《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救亡三部曲》等救亡歌曲;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张家店》等话剧;张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日高于一切!”“抗战必胜”!“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中华民族万岁!”等标语;散发宣传抗战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传单。在此期间,严克伦领导的中共永寿特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积极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1938年春,建立了中共监军镇支部,全县党员发展到66人,下辖6个支部。4月,中共西路工委改为中共西路特委,中共永寿特别支部亦改为中共永寿县委。严克伦任中共西路特委组织部长兼中共永寿县委书记。9月,县委又建立了东乡、西乡、监军镇区委,共下辖19个党支部,全县党员增至180人。
1938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策的重点由对外转向了对内。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会后又颁布了《限制异常活动办法》等文件,不断在各地制造反共摩擦事件。使卢沟桥事件以来出现的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受到严重破坏。在这种形势下,7月,中共中央为了挽救逆转的时局,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在政治上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口号,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国民党的投降反共逆流进行不懈的斗争。8月,中共西路特委改为中共西路地委。9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撤销地委一级组织,改设特派员,进行单线联系,指导各县工作。此时,省委副特派员严克伦兼任中共永寿县委书记。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在组织上做出了《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强调“在目前政治形势下,党的发展一般地应当停止,而以整顿、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组织工作为今后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为贯彻中央这一重大决策,中共陕西省委及时做出了《关于开展党内教育的决定》,并于年初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如何巩固党和审查党员成分等问题。以严克伦为书记的中共永寿县委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方针政策,在宣传党的三大政治口号、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反共活动的同时,举办党员训练班,对党员进行形势、任务、气节和党的秘密工作规定等教育,使永寿党组织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得到巩固。
1939年11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后,反共活动日益猖獗。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法西斯独裁手段,强化特务统治,大肆囚禁、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2月,国民党永寿县党部青年部长、县参议长、教育科长长孙仁宣(永寿早期共产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叛党)勾结国民党永寿县党部执行委员会指导员张恒忻、县长王孟周、特务王志英联名向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调查统计室密报,指控严克伦等人秘密聚会,进行共产活动。18日严克伦被捕,永寿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永寿县委暂时解体。
在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严克伦镇定自若;面对酷刑审讯,他宁死不屈。1940年1月,严克伦被关押到咸阳西北青年训练总队(劳动营)。一个月后,他冒着被活埋的危险,逃脱国民党当局的追捕,经陕西省委介绍前往延安。(中共永寿县委党史研究室 张小军 普娟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