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民歌,传唱八十余载,至今依然是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革命民歌,寄托着亿万中国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眷恋和缅怀之情。只有心里装着人民的党员干部才能被人民铭记。”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这首脍炙人口的《绣金匾》,是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新正县(今旬邑县)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奇葩,可谁又知道这首歌正是在马栏创作并传唱到全国的。直到今天,仍在我国民歌艺术殿堂里绽放着璀璨的光芒!
创作《绣金匾》的原作者叫汪庭有,他原本住在渭北山区,自幼家境贫寒,由于地主剥削和国民党欺压,难以维持生计,举家外逃到处流浪。1936年,在外流浪18年后,他来到新正县马栏区三乡,当时正赶上关中分区安置难民,边区政府给他拨了十亩荒地,又借给他一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随后他在马栏开荒种地,并在杨家店子落户定居,学做木匠活,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当时在马栏,许多老百姓都知道汪庭有,除了手艺精良,更因为他会编民歌、唱民歌。杨家店子的村民经过他家时,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挥动着锯子和刨子,不时哼唱着欢快的歌声,那张坚毅而饱含沧桑的国字脸上有些许胡渣,前额与脸颊随着锯子的节奏早已渗出了汗珠,但他似乎没有一点困乏,反而神采奕奕……
看到汪庭有既能做木工,又能唱歌,有人就问他:“庭有,你是不是以前就学过编歌唱歌啊?”他笑着说:“我哪学过什么唱歌啊,我连字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我是发自内心感慨现在的美好生活,从小流浪,十八岁患上‘出水病’后又得‘柳拐子’病,父母相继去世,我甚至都没有活下去的念头。来到咱们马栏后,分到了土地,通过劳动可以吃饱穿暖,村上人把我当亲人一般,每天的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愉悦和欢乐,不由自主的就想用歌声表达喜悦的心情。”
在编歌的过程中,由于不识字,有时刚把第一节编好,编第二节时,往往又把前面的忘了。为此,他想了个法子,每节编好后,就教给村里的孩子唱,当他忘了时,就叫孩子们来唱,这样就克服了不识字的困难,编出了
许多优秀的民歌。他就是用这种“土办法”将民间小调《绣荷包》填上新词,来歌颂新生活,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在当时的马栏川,大多数老百姓都会唱他编的歌。他的歌,不是用文字写出来的,而是由感情化成一串串声音唱出来的,反映了穷苦农民翻身作主、自由生产、生活的心声。
一次,习仲勋在一次军民联欢会上,听了汪庭有和孩子们合唱的新编《绣荷包》,大受感动,他握着汪庭有的手说:“你唱的这个歌不但好听,而且内容太好了!我推荐你到各县、乡去演唱,并到延安去演出,让毛主席亲自听听。”1944年,汪庭有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会上,他以“珍珠倒卷帘调”唱给中央领导和与会同志听,得到了一致夸奖,并获得“甲等艺术英雄”的称号,受到表彰奖励。当时,著名作家、诗人艾青撰文《汪庭有和他的歌》(《解放日报》1944年11月8日第4版)对其予以高度评价。汪庭有改编的《绣荷包》就这样从关中唱到了延安,后经艾青修改和加工,改名为《十绣金匾》。
抗战胜利后,为了配合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十绣金匾》的“十绣”被精炼为“三绣”: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
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
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的红,金匾上绣的是,救星毛泽东。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为我们,我们拥护你。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为人民谋生存,能过好光景。三绣八路军,坚决打敌人,消灭了反动派,全国享安宁。
1976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逝世后,歌中又增加了歌颂周总理的内容,前四段保持原貌,将原版的“第三绣”改为:“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你。”经歌唱家郭兰英在中央电视台一演唱,再度热起来,响彻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红色
经典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