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是古丝绸路上的交通要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6年5月,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确定首先在乾县、麟游两县开展武装斗争,并派特派员吕剑人和地下党员张庚良回乾县开展武装斗争。
当时,乾县非法武装力量比较强大,铁佛寺(今阳峪镇)、注泔镇、关头乡、临平镇都有非法武装力量在活动。其中以铁佛寺张科科为首的一股力量最大,他们与国民党铁佛寺保安分队暗中结合在一起,处于半合法状态。张科科和张庚良是同村人,又是远房本家,也与吕剑人很熟悉。吕剑人和张庚良到乾县后通过关系认识了即将来乾县上任的保安大队副李滋源,并找到当时在杨虎城部队司令部任传令队长的上官克勤,三人共同研究决定在铁佛寺一带设法站稳脚跟,然后在全县开展改造非法武装,在时机成熟时相机起义,使之成为党领导下的队伍。同时,让李滋源任命张庚良为铁佛寺保安分队分队长,共产党员雷伯理为关头保安分队长。雷伯理到关头乡后利用合法身份,秘密发展武装力量。一方面动员青年农民参加保安分队,另一方面还在铁佛寺保安队借了几支枪。后在识破原姓王的分队头目欲谋害自己而偷逃时,被追至半道上,遭到了临平保安分队王定一(任队长)等100多人包围而牺牲(王定一后被枪决)。吕剑人召集关头保安分队留下的人,统编到铁佛寺保安分队。期间,吕剑人通过张科科做注泔非法武装头目苟福堂的工作,但未成功。此后就全力抓铁佛寺这支武装力量的教育改造工作。
张庚良、吕剑人在铁佛寺工作一段时间后,认识到铁佛寺保安分队虽有80多人,长枪60多支,机关枪2挺,但真正懂军事、会打仗的人不多,而且人员素质、工作纪律都很差。为了加强领导,提高队伍素质,张庚良请示省委再派些人来。在杨虎城宪兵营做地下工作的刘庚(化名金剑)、张涛(化名老田)、夏飞、刘志义、苏育涵、卓博文、刘锐等9人(均为共产党员),因而先后被省委调到了乾县工作。刘庚等人到乾县经过调查了解后,研究决定由刘庚、张涛做张科科等头目的思想工作,其他人分编到班当战士。采取交朋友、拜兄弟、教识字、唱歌、宣传抗日、整顿纪律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改造工作。
为了加强武装力量,上官克勤从西安给部队买回一批枪支、弹药和油印机、望远镜等物资。同时,部队还几次在西兰路伏击了过路的国民党部队零星散兵,缴获了一些枪支、弹药,收编了从永寿县保安队哗变的房志奇、雷振忠等20多人。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部队发展到200余人,拥有长、短枪200多支,并吸收祝永德、陈玉林等为共产党员。中共陕西临时省委秘书长崔廷儒两次来铁佛寺,看到大家情绪高昂,纪律强,认为形势有利,指示张庚良、刘庚要加紧准备,积极酝酿起义,成立陕甘抗日联军,开展武装斗争。
铁佛寺距乾县县城不到10公里,张庚良在这里招兵买马,大张旗鼓地发展武装,国民党县府早有察觉,县长多次催促李滋源派人督察。为稳住上边,吕剑人便常驻县城,经常给李滋源送东西,并让张庚良给李滋源一支手枪,又通过李滋源的副官李蕴山化解矛盾。
1936年10月初,国民党东北军一个连沿西兰路北上,为解决枪支弹药问题,部队决定打伏击战,但因情报不准,伏击未成。第二天,在距永寿县不远的公路旁,打死一名掉队的国民党散兵,虽然夺来一支冲锋枪,但被国民党永寿县大队抓去两名队员。有鉴于此,张庚良和刘庚研究认为,永寿县防卫力量不强,攻打永寿县城,一方面可以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壮大力量;另一方面也可防止被捕的队员泄密。遂决定于10月7日晚袭击永寿县府,并派曾在永寿县保安大队干过的雷振忠等人进行侦察。
10月7日下午,铁佛寺保安分队全体人员分几路出发,天黑以后集结在乾县阳峪镇新店村北一个大场边,张庚良、刘庚做了战斗动员和部署,安排雷振忠以送信为名,设法打开国民党永寿县大门。祝永德等人从后门主攻炮楼,先攻占县府,然后再扩大战果。雷振忠通过厨师胡六的关系,顺利的叫开了县府大门,大伙一拥而进,迅速包围了警卫队员的住所,经过激战,全歼县府警卫队,活捉了国民党县长祁芸石,并砸毁监狱,营救出两名被关押的队员,释放了在押的犯人。在将祁芸石和其他人向外押送时,祁芸石因进行反抗,被张科科部下开枪打死。这次战斗共歼敌80余人,缴获长短枪80余支。为了扩大影响,还在大街上张贴了事先油印好的传单《告民众书》。
10月8日,张庚良、刘庚率部队撤离永寿县城,在乾县梁山乡坊里村休整,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的保安队,建立“陕甘边抗日联军”,由张庚良任司令员,刘庚任政委兼参谋长。联军下编三个大队一个特务队,由张科科、张雄甫、房子奇分别任一、二、三大队队长,祝永德任特务队队长。各大队再编中队、分队,共300多人和十多匹战马,每人都有一支枪,特务队许多人还有一长一短两支枪。当晚部队决定向西进发到扶风、麟游一带打游击,并派人分头到县城和麟游一带进行联系。铁佛寺保安分队起义的消息传到县城后,吕剑人即赴西安,向省委汇报了情况。省委认为吕剑人身份已暴露,决定让其暂留西安,以后到陕北去。
张庚良、刘庚领导下的陕甘边抗日联军,在向西发展中,首先攻占了永寿县的店头镇,接着又攻占了扶风县的天度镇,最后去了凤翔、岐山一带活动。所到之处他们打土豪、分财物、张贴标语、宣传抗日,一路十分顺利,敌人几次派兵追剿都被击败。
陕甘边抗日联军在攻占永寿县城、枪毙了国民党县长祁芸石后,引起了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的极大恐慌。在地方部队多次追剿没有结果之后,敌人从陕北方面调来东北军独立十团对付联军队伍,并让永寿、麟游等县的保安大队配合。1936年11月,张庚良、刘庚决定带领队伍回乾县。在途经永寿县岳御寺时,被敌包围。由于国民党麟游县保安大队和东北军的联合进攻,联军处境十分不利。在激战中,联军特务队队长祝永德光荣牺牲(后被敌人割下头,挂在乾县城东门外电话杆上)。为保存实力,张庚良、刘庚决定部队分散突围,队员们化装成百姓,有的三五成伙,有的单人行动。冲出包围后,张庚良、刘庚、张涛、张询烈等陆续集中到西安东郊灞桥小学,崔廷儒召集他们开会,总结了斗争失败的教训。后来,省委决定张庚良、张涛到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派刘庚同李特生到乾县去重新恢复武装。
陕甘边抗日联军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中共陕西临时省委直接领导下,第一支公开打出抗日旗号的武装部队。这支武装力量的建立与活动,不仅对全省革命形势是极大的促进,也为保卫陕北根据地、保卫党中央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为中共组织改造非法武装提供了有益的做法和经验。(畅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