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咸阳地区抗美援朝运动

日期:2021-05-26  来源:《社会主义时期咸阳党史资料专辑(一)》  点击:16081

1950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10月,美军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在朝鲜危急、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严峻时刻,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历史性决策,组建了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0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侵略者。在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咸阳人民在各级党政组织和抗美援朝委员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群众运动,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援这场战争,为夺取战争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活动

抗美援朝运动一开始,在看待朝鲜战争和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各界群众认识不一致。有的群众认为,美国军事强大,我们出兵会引火烧身;有的群众认为,美帝虽然强大,但是纸老虎,是完全可以战胜的;有的群众担心又要打仗,十分恐惧且人心慌慌;反革命势力蠢蠢欲动,妄想迎美迎蒋,等等。为了澄清干部群众的混乱思想,统一全区干部群众的认识,抗美援朝委员会领导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

(一)组织时事学习,举行抗美爱国大游行

195010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后,省、地、县抗美援朝分会先后成立。11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相继发表宣言,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从那时起,抗美援朝运动在咸阳全区范围内迅速展开。首先,各级抗美援朝分会组织在机关、学校、工厂和有组织的群众中进行时事学习宣传,弄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道理,提高爱国主义觉悟,使群众抗美援朝的情绪逐渐高涨。旬邑县组织了由56个宣传组、151个报告员、385个宣传员组成的宣传队伍,到城乡宣传抗美援朝运动,并举办了“反对美帝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坚定了中朝两国必胜的信心。咸阳县召开区、乡干部时事座谈会后,每3人组成一个宣传小组,向农民宣传和揭露美帝侵略我国的阴谋罪行。乾县举办4次展览会,参观人数10万余人,同时利用13个幻灯放映队在各地巡演宣传等形式,激发全县人民的爱国热情,纠正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与我无干,袖手旁观、埋头生产不问政治”的错误认识和思想,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仇美观念,抗美援朝的情绪得到空前高涨。通过宣传教育,大大提高了全区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基本扫清了残留在人民群众中的“崇美”“恐美”等思想,增强了打败美国侵略者、争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信心,为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在朝鲜战场上,当人民志愿军参战并接连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咸阳各地举行了庆祝光复平壤、汉城游行示威活动。1951年五一节,各地举行了共有112万多人参加的“五一”爱国大示威活动。乾县参加群众有17.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7.7%,长武县在举行示威游行时发起抗美援朝周运动。机关、学校组织文艺宣传队,愤怒声讨美帝侵华罪行。全县各乡村男男女女,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跑来参加,人数达5.25万人,占全县的69.咸阳六区珠泉乡农民就有2400人参加示威,同时还组织起六个秧歌队,打着纸牌,写着他们的生产计划和反对侵略战争、拥护和平等标语。各地群众在“五一”示威大会上,都表示要加紧生产,继续深入抗美援朝运动。

(二)开展控诉活动以及和平签名和投票活动

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接连遭到致命打击后,企图与日本讲和、重新武装日本,以此作为它侵略中国及东南亚的军事基地,激起了咸阳人民的无比愤怒。19512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在全国普遍开展各阶层人民的抗美援朝、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的爱国主义运动的指示》后,咸阳人民立即响应,以回顾血与火的历史事实,坚决反对美帝武装日本。在直接遭受美军残害凌辱的户县飞机场周围的村庄,召开各种群众会议50余次,其他地区以控诉恶霸地主与匪特罪行方式,揭露和控诉美帝罪行。咸阳县一位69岁的老太太说:“我的三个穷娃都分到了土地或牛马,刚要过安然的日子,美帝又要武装日本来糟蹋咱们,咱们要坚决反对!”旬邑县全县各单位、学校、各乡村共召开控诉会500多次,参加会议的群众达10万人次。该县红军老战士黄伯福昼夜奔走于全县各地作报告,以亲身经历控诉美军和日军曾烧杀抢掠、残害无辜百姓,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激发群众与美、日血战到底的激情。

1951年五一节前后,咸阳各界群众积极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通过的《关于缔结和平公约的宣言》和政协全国委员会通知精神,展开了缔结和平公约签名运动。有112.62万人在和平宣言上签名,135.81万人投票反对美帝武装日本。咸阳县各条战线群众有9.68万人在《宣言》上签字。长武县举手投票反对美帝武装日本37.96万人,占全县的51%,在和平宣言上签字的有4.4万人,占全县的59%。旬邑县首期签名者达5.68万人,占全县总人数半数以上。全县教师、学生、干部、职工签名率达98%,还有6万多人参加了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投票活动。小学生还唱起了“一个名字就是一份力量,一个名字就是一杆枪”的歌声。通过签名和投票,进一步发动了群众,壮大了反帝斗争声势,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爱国仇敌的觉悟。

(三)慰问回国伤病员,欢迎赴朝慰问团

1951年五六月间,咸阳专区成立了由地委、专署领导,青、工、妇、学负责人以及地委政治部等单位9人为代表的慰问回国志愿军伤病员小组,并扩大到各机关三四十人,慰问志愿军伤病员。慰问小组动员和组织各机关、单位及个人,以写慰问信,捐献慰问品、慰问袋、人民币等形式,慰问伤病员,使志愿军伤病员深受鼓舞。

19517月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第一分团代表到咸阳各地巡回作报告,各界人民及代表5000多人到车站欢迎,咸阳专区抗美援朝分会副主任梁益堂致欢迎辞。慰问团代表到三原、武功、乾县、兴平等地作报告30次并举办了照片展览,干部、各界代表和群众共4.33万人聆听了报告。报告和展览大大加强了各该地的抗美援朝力量并推动了中心工作。慰问团在三原作报告时,当场就有许多农民代表提出缴公粮的竞赛条件。在武功作报告时,农民和农学院的师生当场就捐款1200万元。在兴平作报告时,兴平工商界除当场写很多慰问信外,一天就缴纳税款1.56亿元,占总税额的99.8%以上,创造了兴平工商界纳税迅速的空前纪录。

二、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

经过宣传教育,全地区各阶层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纷纷响应抗美援朝委员会的号召,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一)踊跃报名,参军参战

     1951年,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入开展,专区举行了一次扩兵运动。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下,各地形成了群众性的参军热潮,在一个月时间内,全区就有2万余青壮年报名参军,1.3万余人入伍。在青年参军的爱国行动中,出现了许多父母送子、妻子送丈夫和兄弟争

1951年5月,三原县各界欢送爱国青年参军

相参军的动人场面。礼泉县姑娘赵引弟和兴平县十七岁姑娘来孝梅,亲自给参军的未婚夫拉马送行。乾县二区严喜娃对参军的弟弟临别赠言说:“希望你在前方当一个战斗英雄,我在后方争取当一个生产模范”。1950年12月,全市中学生还响应中央军委、政务院和青年团中央、全国学联以及全国总工会的号召,争相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全分区各中学共有1200多人踊跃报名,合格被批准者于1951年1月初离咸。


(二)捐钱捐物,慰劳将士,救济难民

1950124日和1951112日,抗美援朝总会两次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募集慰劳品和捐献救济活动,以慰劳在朝鲜冰天雪地里与美国侵略者英勇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救济惨遭敌人蹂躏残害、在寒冬里缺衣少粮无处居住的朝鲜难民。这一号召得到咸阳各地人民的积极响应,各地积极开展了募集和捐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捐献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亿元。旬邑县基本每户打慰问包一个,全县打慰问包超过1万个,给朝鲜难民捐献衣物5000多件,棉被800多条,全县共送往前线棉鞋3万多双;有文化的干部、学生和群众,还写慰问信慰问志愿军,共写慰问信约7000封。礼泉县向志愿军捐献人民币2000万元(旧币),物品7600件,写慰问信1700封。长武县捐献2.09亿元(旧币),其中工商界捐款1.88亿元,农民捐款2100万元。这些慰问信和捐款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将士奋勇杀敌的决心。

(三)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

195161日,中国抗美援朝总会发出“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及做好优抚工作”的号召,咸阳地区各界人民坚决拥护和积极响应,各县纷纷行动起来,普遍召开了抗美援朝捐献代表会议,布置增产捐献活动。礼泉、咸阳、乾县、泾阳、三原、兴平等县均决定各捐献战斗机一架,分别为“礼泉号”“咸阳号”“乾县号”“泾阳号”“三原号”“兴平人民号”。 各县捐献主要以增加生产,增加收人为原则进行。礼泉县在617日,就召开了各机关、团体、学校、工商界负责人会议,发动各界群众捐献。咸阳县在622日召开了抗美援朝分会扩大会议,决议国庆前完成捐献任务。泾阳县各界纷纷捐献,该县茶叶工会组织剧团义演,捐献所得票价全部。三原县抗美援朝代表会议现场,代表们就纷纷表示,扩大棉田,精耕细作,争取每亩棉花增产45斤,把增产部分捐献出来。兴平县在抗美援朝各界代表会议上,各界代表当场认捐3.6亿元。长武县根据实际情况,捐献汽车两辆,到10月底全县捐献2.09亿元(旧币)。旬邑县捐献“旬邑号”大炮一门,提出半年内完成计划。县级各系统,区际之间开展挑战、应战竞赛,不少农民缺钱,卖菜、卖柴、卖鸡蛋争相捐献。在第一次捐献热潮中,全县共捐款149.3万元,粮食5万斤。在各地积极的捐献中,赶该年年底前各县都按计划或超计划完成了捐献任务。这次增产捐献运动,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同时也推动了后方的生产和各项建设工作。

(四)反对美国细菌战,以实际行动回击美国的冒险挣扎

1952年初,美国侵略者在朝鲜前线和中国东北撒布细菌的滔天罪行,激起咸阳各界人民的万分愤怒,不少工厂、农村、学校纷纷举行座谈会、示威游行,坚决抗议和声讨美国侵略者破坏国际公约的血腥罪行,并表示以实际行动加强抗美援朝,支援志愿军,粉碎美国侵略者一切冒险挣扎。国营咸阳棉纺厂工人和咸阳市元顺店商号店员表示要在“三反”运动中不让一个贪污分子漏网,帮助“五反”工作组查清一切破坏国家建设和危害志愿军的奸商。西北人民棉纺织第一厂细纱车间工人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将二十支纱每锭产一磅左右,提高到一磅一。咸阳市郊药王洞村农民结合防旱抗旱,以每亩多锄、耱、耙,多上粪等办法,争取1113亩旱地麦子,平均每亩增产20斤以上,500多亩棉花,每亩平均增产8斤以上。泾阳县城关区妇女举行了3500多人的全区妇女游行示威大会,大家高举着“反对美国撒布细菌的滔天罪行”的大幅标语,高呼“加紧生产,支援前线,消灭美帝国主义!”等口号,游行队伍里有不少是五六十岁的老太太,会后妇女们纷纷提出爱国生产计划。西北农学院全体同学给志愿军写决心书,保证努力学习,要为祖国的建设奋斗到底。这些行动有力地回击了美国使用细菌战的滔天罪行。

三、搞好生产建设,以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各界干部群众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捐款捐物、支援战争的同时,努力搞好生产,做好本职工作,以确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一)普遍订立爱国公约

咸阳各地在踊跃捐献的同时,普遍订立了爱国公约。咸阳专区各级机关、学校、工厂、团体及城市各行各业有80%以上订立了爱国公约,农村中50%以上的村庄订立了爱国公约。泾阳县五个区517个自然村中,只有59个村子没有订立爱国公约。乾县各个机关、学校、商店,各乡、村,各个互助组、家庭等都按照自己的业务,订立了爱国公约,爱国公约的覆盖率达90%。旬邑县80%的农户相继订立了爱国公约。各地订立的爱国公约中,农户规定早交粮,交好粮,晒干扬净,不掺假;努力生产,厉行节约,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加强治安,保卫胜利战果和和平环境;搞好秋收,快收快碾快入仓,以支援前线用粮。干部规定做好本职工作,带头捐款捐物援朝。工人提出加强学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知识分子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积极参加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商界提出守法经营,搞好流通,不囤积居奇,积极缴税,与工农一道抗美援朝。就连小学生也制订了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的爱国公约。爱国公约的订立,对于推动中心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咸阳工商界自订立了爱国公约后,工商户均能按时踊跃缴税。广大农民在爱国主义教育下,争先恐后缴纳公粮。人民银行在订立爱国公约后,收效很大,仅办公费一项开支由4月份的270万元降到7月份的127万元。爱国公约的订立,对于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购棉储棉等政治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劳动竞赛,厉行增产节约

为了有力地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咸阳各地广大职工、农民,热烈响应毛主席“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开展了增产节约、生产竞赛运动。1951年的夏收夏选,兴平县张明亮等47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向全国小麦产区提出了挑战竞赛,得到了全国4000多个互助组的应战,兴平县200多个互助组也应了战,并掀起了700多个互助组4个乡、82个村的连环挑战应战热潮。全县男女老幼85%以上都参加了这个运动,推动了夏收夏选工作,全县按原计划提前三天到五天做到了场光地净。在其带动下,其余各县也做到了快收、快碾、快藏。夏收后,群众纷纷自动缴纳公粮,把公粮叫“抗美援朝粮”,提出晒干、扬净,快缴粮、缴好粮、缴完粮;不到一月,已入仓50万余石。乾县一方面组织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变旱田为水田,促进粮食增产丰收;一方面提倡土地精耕细作,防治病虫害,选用良种等。城市工商界积极纳税,咸阳市第二季度的营业税为4亿元,在未开征前,就提前缴纳了3亿,所余数在720日、21日两天就完成了。1952年专区主要厂矿完成全年增产节约任务185.18.新建煤矿由于工人提高了生产效率,1952年产量比1951年增加1.75倍。各地人民的增产竞赛运动,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三)开展爱国售棉储棉运动

19516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购棉储棉工作的指示》和开展爱国售棉储棉运动的号召后,爱国售棉储棉工作在咸阳各县普遍展开。从6月上旬到7月底,全专区爱国售棉储棉220余万斤,提前超额完成了布置任务。泾阳县各界抗美援朝代表把所存棉花全部卖给国家,不到7月底全县共售、存棉花26万斤。三原市棉农经过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后,在一次群众会上自动售棉2.6万斤。三原县一区渠岸张乡安乐村商会主任王子卿把900斤存棉卖给国家,还劝说亲友售棉350斤,组织商民集体售棉2454斤。本县花纱布公司,从6月上旬到7月下旬,共购棉37.1万斤。在售棉储棉的指示发布后,兴平县政府即召集花纱布支公司、县人民银行、县联社等机关开会,同时县委、县政府又向各区乡党委和政府、互助组、农会、合作社发出紧急指示,布置这一工作。在六月七、八两日县委书记、县长先后下乡,向棉农说明售棉储棉就是爱国、就是抗美援朝的道理,发动群众踊跃售棉储棉,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形成了空前的售棉储棉热潮。从6月中旬到7月底,兴平县共售棉22.89万斤。爱国售棉储棉运动,缓解了当时全国纱厂棉花紧缺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四)开展拥军优属工作

各地群众在努力发展生产,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优待革命烈属和革命军属工作。

各县普遍成立了优抚委员会,制定《优属暂行办法》,做好优属工作:一是组织各级政府年关、节日搞慰问,给军烈属送慰问信、慰问品和现金、粮食等,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二是组织代耕、包耕和帮工,帮助解决缺劳、缺畜困难,搞好家庭农业生产;三是动员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帮助困难军烈属搞好家务劳动,使他们生活方便,家里院落干净卫生等。1951年初至8月底,旬邑县给军烈属发放救济麦2.36万斤。对所有军烈属的土地,全部安排代耕并帮种帮收;政府还减免了军烈属子女入学的学杂费,并优先安排军烈属青年就业。乾县对1951年的34户烈属逐户慰问,同时对所有的残疾军人进行了残疾等级评定,并发放了荣誉证、抚恤金和建立了代耕制度,国庆期间,全县掀起了拥军优属的热潮,捐献拥军人民币1200万元。咸阳县在八一建军节期间组织213个慰问组,将社会各界捐献的1.06亿元慰问金送到军烈属家里,并为2208户军烈属挂了光荣牌。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拥军优属活动,加强了军民团结,鼓舞了军队士气,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咸阳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为中朝人民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保卫了中国的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本文来源:《社会主义时期咸阳党史资料专辑(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