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陵前镇大寨村——三原农民运动的策源地

日期:2022-05-19  来源:  点击:4803

    192611月,陕西农运工作完全转向公开活动,纷纷成立县、区、村农协组织,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迅速走向高潮。三原成为陕西农民运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出现了农民的事情农民管”“一切权利归农民协会的局面。

武字区农民协会成立

    19269月,共产党员乔国桢从广州毛泽东主讲的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回陕,被派到三原武字区开展农民运动。乔国桢走村串户,调查民情,传播真理,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他以毛泽东的农运思想为指导,进行深入浅出的宣传,广大农民明白了建立农民协会的道理。这些思想发动,为武字区后来成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19261214日,在大寨堡南的汉圣母庙举行武字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约两千人参加了大会。中共三原县委派孙一君同志到会祝贺。大会选举乔国桢任农协主席。武字区38村堡中建立起5个农民协会分会,38个村农协会,会员达1000多人。县农协会成立时,武字区农协会会员达1万余人。19276月,武字区农协会副主席唐玉怀,出席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作农运的经验和目的》的发言。

三原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大寨支部成立

    武字区农协会成立后,大寨就成为武字区农运活动的中心地方。随着农运工作深入开展,大寨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乔国桢便着手发展农协骨干分子入党,积极筹建党组织。他先后介绍肖德印、李鸿儒、薛廷俊、薛炳元、薛明藩等加入党组织。19272月,中共三原特支在武字区成立渭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寨党支部。书记由李鸿儒担任。在其影响下,武字区相继成立了侯家、唐家、蒙家、西王、鲍四庙等农村党支部。大寨村成为了武字区乃至三原县农民运动的策源地,从此拉开了渭北革命的红色序幕。

三原县农民协会成立

    192742日,中共三原地委在渭北中学召开三原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三原各分区农协代表38人,农民群众、各校师生计3000余人,省农协筹备会代表侯启仁。省党部特派员张性初,县党部代表王子新、郝梦九,国民党三原县县长徐惟烈,国民党联军驻三原部队代表及泾阳、高陵等地代表,共60多人应邀到会。会议选举庞诚斋为县农协主席,乔国桢、唐玉怀、马文宪、武纯智为委员。

三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从192659日,三原西关农民协会成立,到1927年夏全县8个区有6个区成立农民协会,有农民协会154个,会员5万余人。

    1.举办渭北农民讲习所,培养农运骨干。史可轩在渭北中学举办了渭北农民运动讲习所。全县8个区,选派50多名进步青年参加了培训学习。教学内容有如何宣传教育组织农民起来闹革命、打土豪、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等。此次讲习班,为三原农运培养了一批骨干。

    2.组织农民参加各种政治活动。1927118日,三原党团组织以县党部名义,召开了纪念革命导师列宁、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群众大会。三原县、富平县、泾阳县等万余人参加了会议。2月,武字区农协会召开了反英运动大会,印发了《武字区农民协会反英宣言》。三原农民反帝斗争出现了新的高潮。

    3.减轻农民负担,保护了农民利益。1927520日召开区农协联席会议,要求县署减轻粮赋及为农友借贷等问题,对部分遭灾地方要求县署停征或减征赋税。组织农民和县、区当局进行说理斗争,迫使撤销了地亩附加税和防灾费之类的苛捐杂税。6月,三原县署向农民加派烟款10000元,县农协遂召集区农协联席会,做出抗款决议,并派出代表同县署交涉,逼迫县署做出让步。

    5.打击土匪恶霸,维护社会治安。农协会自卫团,开展了武装打击土匪恶霸斗争。军字区农协会逮捕了惯匪头子肖保清,提交县农协会转县公署严办;泾阳县云阳区农民协会捕获了罪大恶极的土匪3名解送到三原,进行了公开处决。

    6.禁烟禁赌,提倡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武字区农协会宣布禁烟查赌。劝喻农友不要沾染吸烟,耍赌恶习。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放足剪发等新风尚。为黄侠仙、郝祖义举行新式婚礼,破除封建陈规陋俗,提倡新风尚。

    大革命时期,三原武字区的农民运动,唤醒民众觉悟,培养了大批农运干部,成立了党群组织,组建了革命武装。为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创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渭北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干部基础。(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三原县委党史研究室孙朝辉)

友情链接